近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正火热召开中
关于两会的热点知识
你知道多少呢?
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
单选题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就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论述。新征程上,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国内外形势?如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总书记从几个维度作出了重要指引?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答案:C
解析:新华社第一观察报道,新征程上总书记指引民营经济发展方向在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国内外形势、如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上总书记从三个维度做出重要指引。
第一个维度:增强信心,团结奋斗。
总书记同大家一起回顾了过去一年和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我国面临的形势和办成的大事。“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即便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们仍然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充分表明我们有能力战胜困难、实现既定目标。
正如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说:“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总书记在联组会上提出的“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24个字,既是对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为我们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团结奋斗、爬坡过坎提供了指针。
第二个维度: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总书记在联组会上明确指出。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杂音、噪音。在部分民营企业中间也存在着对国家政策的不正确认识和不准确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总书记对这些问题看得很清楚。就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
联组会上,总书记直面民营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重申和明确一系列支持举措,目的都是一个——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第三个维度: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担负社会责任。
民营经济要健康发展,既要有利的外部环境,也要苦练内功。在这方面,看到并抓住国家发展大势带来的广阔机遇,尤为重要。
总书记在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2018年11月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都需要逐步适应”。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先后在江苏代表团和政协委员联组会上谈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时代前进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如果还是走粗放、不规范的发展老路,必然就不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只有践行新发展理念,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才能跟上时代进步潮流,取得更大发展。
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依法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总书记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出要求。
02
单选题
3月8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各代表团小组会议还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部署。这次换届之年的机构改革备受各界关注。据了解,经过审议后,代表们将在3月10日举行的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表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此次机构改革突出了几个特点?
A.1
C.3
B.2
D.4
▼
答案:C
解析:这次机构改革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二是优化协同高效,第三是注重统筹协调。这次机构改革引发各方关注,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活力,提高了效率。
03
多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引发代表委员和各界干部群众热烈反响。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必须”分别是什么?
A.贯彻必须“完整准确全面
B.必须更好统筹“质与量”
C.必须深化改革开放
D.必须增强群众“三感”
▼
答案:ABCD
解析:贯彻必须“完整准确全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必须更好统筹“质与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
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必须增强群众“三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总书记始终对百姓冷暖牵挂于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4
多选题
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用哪24个字概括了面对复杂严峻国内外环境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呢?
A、沉着冷静、保持定力
B、稳中求进、积极作为
C、团结一致、敢于斗争
▼
答案:ABC
解析:新华社学习快评归纳“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用24个字概括了面对复杂严峻国内外环境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再创辉煌提供了制胜秘诀。
这些年来,我们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二十四字诀”既是我们过去取得成功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继续取得新胜利的科学指引。
05
填空题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请会议审查的《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____左右;城镇新增就业____人左右,城镇失业率____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____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____;进出口____,国际收支____;粮食产量保持在____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____,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
答案:5%;1200万,5.5%;3%;基本同步;促稳提质,基本平衡;1.3万亿斤;;下降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主要宏观政策取向。其中主要预期目标包括: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2、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失业率5.5%左右
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4、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5、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6、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06
填空题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保障、乡村振兴,政府工作报告关系每一个你我的生活。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议扎实推进_______,坚持_______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答案:中国式现代化,稳中求进
解析:去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迎难而上、足音铿锵。延续2022年经济工作的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指导方针继续贯穿2023年,稳的基调、进的要求十分明确。
“稳是主基调,在稳的前提下才能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说,当前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要把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稳定的经济大盘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稳是大局,稳有重点。2022年的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住经济增长,对于促进经济回稳向好、实现2023年好的开局至关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百姓生活。社会总供给充足,物价稳定有基础,就不会对稳经济、保民生形成掣肘。着力做好三个“稳”,就抓住了稳定经济大盘、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
经过这次时政小测
你师是否对两会时政有更多的了解呢